主題特展

《浮光≒謎離》科學攝影特展

展覽期間:2024/2/27(二)起至04/13(六)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豐泰文教基金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洽詢:05-6337520 陳小姐)
展覽時間:週二至週六09:00~17:00 (免費參加)
展覽地點:豐泰文教基金會綠園區B1多功能展演廳

展覽介紹: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於2013年啟動的「科學攝影」活動,至今邁入第五屆。以華人世界豐厚的科學資產和知識為基礎,透過徵件、比賽、展示、教育研習、專書出版、媒體推廣、巡迴展示等方式,將公民的科學能量透過攝影技藝的釋放公諸於世,無論是工作、學習或純粹為了樂趣,讓民間的高手們更容易接近博物館。
2017年起,兩岸輪流主辦徵評活動。第四屆「形影自然」科學攝影比賽,由北京自然博物館主辦,參賽作品總計1098組,其中臺灣區31組,大陸區1067組。獲獎作品35組,計臺灣區23組(一等奬1件、二等奬1件、三等奬2件)、大陸區12組(二等奬1件、三等奬1件、青少年特別獎2件)。
第五屆「驚豔新視野」科學攝影比賽,由國立自然科博物館主辦。參賽作品照片組計809組,臺灣區531組,大陸區278組,動態影像組臺灣區28組。投件者職業以學生最多,其次為軍公教、服務業、自由業等;年齡層集中於21-30歲,其次為11-20歲、31--50歲。經各領域專家學者評選出56組獲獎作品,計臺灣區49組(優選3、廣達青少年特別獎1、動態影像觀眾票選1/評審奬1)、大陸區6組、香港1組。
本次「浮光≒謎離」特展,展出第四、五屆科學攝影得奬作品。拍攝主題以昆蟲與蜘蛛最多,其次是動物拼圖、天文、水下與海洋、物理與化學、植物與真菌、微觀世界等。
誠如老子云:「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面對宇宙萬物的誕生與湮滅,攝影者以時空平行之眼,尋找不同尺度生命交錯的瞬間,掌握穿眼鏡頭的光影角度,試圖解開混沌無明的科學謎語。

展覽主旨:
法國雕塑家羅丹曾說過:「這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大自然的美無所不在,本特展主題以昆蟲與蜘蛛最多,其次是動物拼圖、天文、水下與海洋、物理與化學、植物與真菌、微觀世界等,透過透過精彩的攝影作品、互動展品和多媒體展示呈現大自然多元生態的奇妙之美,在展覽中,觀眾們也能了解攝影家們如何拍攝與創作作品,啟發觀眾們對攝影藝術及自然生態間的探索與欣賞之情。
在展覽期間,搭配「綠園區美麗角落攝影課程」,不僅透過拍攝綠園區角落讓民眾體驗科學攝影,發現自然之美,還能夠讓觀眾透過相機捕捉園區綠建築的美麗角落,讓美麗的綠園區在各個拍攝者的創作中展現最美風景。

《紙島動物王國》鍾凱翔紙塑藝術特展

展覽期間:2023/10/21(六)起至2024/01/20(六)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豐泰文教基金會(洽詢:05-6337520 蔡先生)
展覽時間:週二至週六09:00~17:00 (免費參觀)
展覽地點:豐泰文教基金會B1多功能展演廳
enlightened2023/12/30(六)、2024/1/6(六)開放導覽報名:https://forms.gle/wcuooh7fjNj1MSCB8

展覽介紹:
鍾凱翔1993年出生,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的鍾凱翔,擅長以瓦楞紙為素材,製作栩栩如生的動物雕塑;除動物外,他偶爾也會做鋼鐵人、哥吉拉等電影角色,由於他的作品太令人驚艷,連鋼鐵人本尊小勞勃道尼,都主動把鍾凱翔的作品照片,分享在個人臉書上,還寫上,「來瞧瞧鋼鐵人的表弟─紙板人!」
鍾凱翔童年時就對動物情有獨鍾,不論是圖鑑,還是摺紙,只要是跟動物有關的創作方式都相當喜愛,國中時開始摸索自製動物紙模型,並持續創作多年。在高中二年級時,他去逛昆蟲店,突然靈感一來想製作昆蟲模型,因手邊沒有素材,只好拿著店內的瓦楞紙,摺出了一隻仿生螳螂,由於瓦楞紙的支撐性強、色澤自然,又能隨手取得,開啟他利用瓦楞紙為創作素材之路。
他的作品紅遍國內外,在大學一年級時主動貼了自己的作品到美國電影特效道具聖地「史坦溫斯頓學校」(Stan Winston School)的粉絲頁,並在二年級時,校方在台灣時間凌晨四點,主動要求視訊採訪他。他勇敢的把握機會,用生澀的英語談論創作理念與介紹作品,這部採訪影片,至今全球已有33萬人點閱。 鍾凱翔的創作常伴隨著動保議題,不論是大學早期為了生態保育展覽製作的「石虎」、「穿山甲」到畢業製作《剝奪》系列作品的「鹿首」、「犀角」、「象牙」等作品,都再再顯示了人類因欲望威脅動物生存的福祉及權利。

展覽主旨:
人們深知教育須從小開始,美學教育也是如此,從小讓孩子透過視覺、用心的去感受,自然而然就會對「美感」產生看法,本特展透過紙塑藝術之意境、形式,讓孩子藉著與藝術品近距離的接觸,既能學習到藝術家如何運用素材、體驗美感,也透過故事帶入「鹿首」、「犀角」系列作品,能更深入引發對生態保育的反思,啟發孩子的思考與視野。
在展覽期間,更搭配紙塑藝術課程,透過紙塑藝術增加孩子手部肌肉的運動,練習手部的靈活性,以達到手腦並用;最後讓孩子將紙塑藝術帶入生活之中,培養創造力、文化藝術表達能力。

【島嶼關鍵字】水保防災起步走 巡迴系列特展

展覽期間:2023年4月29日起至9月2日
主辦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財團法人豐泰文教基金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南投分局、雲林縣政府
協辦單位│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展覽地點|豐泰文教基金會 (632雲林縣虎尾鎮興南1088號) B1多功能展演空間

豐泰文教基金會以「關懷社區、回饋社會」之信念,長期致力於推廣環境保護觀念,由於近年極端氣候造成不少天然災害,呼籲全民防災之際,落實推動防災教育也至關重要,教導民眾災害是如何發生?又該如何預防以降低發生的機率。

此次「島嶼關鍵字-水保防災起步走巡迴系列」特展分三系列:「認識我們的島」(島)、「和土地在一起」(水、土) ,與「與災害共存」(人),透過寓教於樂的體驗單元,邀請觀眾體驗趣味互動及模擬操作,配合學習手冊及闖關卡,學習水土保持及坡地防災知識,完成任務即能成功變身水保防災知識達人!

此特展係以水土保持局出版品《小魚的祕密假期》及《爺爺的魔法書》為基礎開發,帶領大家認識我們生活的這座「島」,包含臺灣的地形地質特色。接著近一步了解島上有關「水」與「土」的大小事,諸如山坡地保育、野溪治理、崩塌地復育。隨著環境變遷與「人」的交互作用,就有可能發生災害,了解並應用災防科技,便能保障自身安全!展出內容更加入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指導的「災防示警學習體驗模組」,透過民生示警公開資料平台的資訊,以AR互動模擬面對颱風、地震、海嘯、土石流、降雨及空汙等災害的示警內容及應變作為的學習,一起關注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島嶼關鍵字」,展開環境、防災議題的思考與實踐,回應將要發生的未來。

展覽期間豐泰基金會也在綠園區配合舉辦相關環境教育活動,包括:「臺音沙龍音樂會」,以音樂創作演出訴說雲林溪及山區的記憶,還有「節氣盛事-食農殿堂」由農夫、中醫師、廚師,講述節氣食材與環境友善的故事,以及和雲林縣消防局共同舉辦的「2023雲林縣小小消防員體驗營」,為小朋友設計互動闖關,透過分站體驗強化防災識能,將艱澀的議題寓教於樂趣味化,從小提升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到雲林蜻旅行 —蜻蜓主題展

展覽期間:2022年8月27日起至12月3日
展區空間設計以繽紛色彩鋪陳,充滿童趣,展覽共規劃四個區域,分別為入口主題意象區、蜻蜓知識區、標本區與蜻蜓活體互動區,互動性高的展品設計,讓大人小孩都印象深刻;展區內另規劃課程專屬教室,以蜻蜓為主題延伸環境教育課程,8月27日及28日開幕活動期間,綠園區盛大舉辦開幕記者會,現場並有「蜻春洋溢,美味四溢」在地美食市集、「款款蜻蜓放風趣」活動、「田嬰有藝思」親子共學營等,展覽期間已累計超過5,000名民眾入場參觀。

多元活動 從小扎根環境保護意識
展覽期間,綠園區內同步開辦了延伸主題活動,主要提供給縣內各國中小參與,「舉足蜻重」昆蟲大小事報你哉課程,由二位專業的自然生態老師帶領孩子們認識水蠆與蜻蜓的一生,從靜態的課程到園區的生態解說,讓孩童在多元的活動中激發學習的樂趣,並藉由深入了解蜻蜓而進一步體認友善環境的重要性;除此之外,「田嬰有藝思」親子共學體驗營也廣受好評,內容包含米布丁、流動畫、天然植物染體驗、摺紙及手工捏皂等手作課程,期間共超過300人參與;「舉足蜻重昆蟲大小事報你哉!」活動融合了教育性及趣味性,深受縣內學校歡迎,總計24所學校踴躍報名,共計1,028位學童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