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校園

田田生活記|保長國小

田裡的稻浪一波波,稻浪裡又住著哪些大家族呢?!
今天由斗南農會精米工場的小裕場長、小綠姐姐跟馬鈴薯哥哥一起帶著小朋友們看看農田裏到底住著哪些好朋友,當然我們平常最長見到的就是麻雀本人了,場長說麻雀小小的可是一天還要吃兩餐,小朋友們的上學跟放學時間剛好趕上麻雀們的用餐時間呢!看著農夫們辛苦的趕左趕右的,但它們就像忠實顧客一樣,準時早晚光顧。

不過每一種生命都有其存在的價值,我們從稻田的生態鏈中,認識了素食主義者-吃秧苗的福壽螺,它的卵就像充斥在田邊的粉紅bb 彈,還有把葉子捲起來不給曬太陽的捲葉蟲,當然也有農夫好朋友長腳蜘蛛,幫忙把蟲蟲吃光、還有紅冠水雞、吃田鼠的黑赤鳶等等。透過遊戲互動的方式,加深孩子們對於益蟲與害蟲的認識。一個完整的生態鏈更是與整個自然環境息息相關。

在極端氣候的影響之下,我們更應該學習如何在維持糧食自給率的同時,也能減緩使用農藥或是化肥而對土地造成的危害,期許未來有更多人願意用有機友善的方式來對待這塊土地,發展永續農業,提供更安全健康的環境給我們的下一代。

稻米家族|巧手做麻糬

校園食農教育動起來!!!

2022419日立院三讀通過《食農教育法》至今已滿一年,食農教育的推廣更是新穎多元,而雲林縣為農業大縣,我們又該如何讓我們的孩子認識我們的環境,了解正確的飲食方式與食物來源,因此,基金會在今年度把學習資源引入雲林在地小學,希望讓師生們可以跳脫書本,從生活飲食及體驗手作的方式,開始認識我們的土地與自然資源。

常常在雲林的田野間看見綠油油的稻浪,在家吃著香噴噴的白米飯。「米」對於人類來說一直都是最不可或缺的糧食作物,但我們對於米的認識又了解多少呢?!

這次食農教育課程進到了虎尾的安慶國小 及斗六的溝壩國小,我們邀請到光復國小的食農教育老師-丁威仁老師為孩子們帶來一場認識「稻米家族」的課程,放在杯子裡的6種米種(兄弟姊妹?!)。看著孩子們對每一種米開始品頭論足,覺得它外形長長的,短短的,圓圓的,黑黑的,白白的,從外形開始了解不同米種的特性,認識不同特性的米種又能製作成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吃到的不同米食喔!

看著小朋友們動手攪拌糯米粉,送到蒸鍋裡,經過30分鐘的等待後再開始用心槌打麻糬,哇!Q彈牙的麻糬便大功告成!!!
透過有趣的麻糬製作體驗,讓孩子們從做中學,更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吃」的角度從新認識我們的米食文化,讓食農教育活潑又有趣。

光復國小-稻子大變身|精米工場參訪

米是華人社會的傳統主食,配合不同的歲時節慶,更會製成各式各樣的米食糕餅點心,有一句俗話「人是鐵,飯是鋼」,更說明了米飯本身的營養和價值。稻米收割的季節,在雲林的鄉野間依然可見黃澄澄的稻田搖曳著,那採收後又是如何成為一包包的白米呢?!

這次我們帶著虎尾光復國小的全校師生一起走進斗南農會精米工場裡,來看看稻穀們的變身過程,讓我們一起來趟食農‧食米教育的活動之旅吧!
 根據南部科學園區文化遺址挖掘到的稻米化石,大約5000年前,臺灣史前的原住民即以旱作的方式種稻,作為糧食。
 1920年代,由日本農業專家磯永吉和末永仁改良培育出適應臺灣氣候的品種「蓬萊米」,因此,磯永吉和末永仁也有「蓬萊米之父」和「蓬萊米之母」的尊稱喔!聽著精米工場的小裕廠長講述著臺灣稻米的發展故事,讓孩子們對於臺灣稻米的歷史文化有更深的認同感。鑑古知今,從日治時期「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的殖民政策背景影響之下,加上農田水利設施的興建,也奠定臺灣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石。
 
而濁水溪流域流經雲林西螺,有「嘉南米倉」之稱。濁水溪灌溉區的農地更擁有豐富的礦物質,也就是俗稱的「黑金土」,因此用濁水溪水灌溉種植的稻米,就是有名的「濁水米」喔!接下來斗南農會的小綠老師也帶著大家從米的外型、顏色來認識不同品種的稻米。
  ▍稻米本身為禾本科植物,一年兩期稻作,分為梗米、秈米,還有糯米。
梗米(蓬萊米):圓圓短短,口感Q軟,一般民眾吃的白米。
秈米(在來米):細細長長,口感較硬,常被用來做蘿蔔糕、碗粿等。 
梗糯(圓糯):圓圓短短、白白的(不透明),常被用來做紅龜粿、湯圓等。
秈糯(長糯):細細長長、白白的(不透明),常被用來做成油飯、肉粽等。
 採收稻穀前,稻子與稻桿要先進行分離喔!

小裕廠長帶著小朋友們走進精米工場裡,來看看裡面住著哪些大機器呢?!
 稻穀進場
採收稻穀的車子-稻穀倒進卸料口-進入粗糠乾燥區-再送進低溫冷藏(15-18℃保鮮)
進行碾米(依照需求量進行碾製)
低溫冷藏的稻穀-礱穀設備(稻穀脫殼)-精米設備(去除胚芽)-色彩選別機(選漂亮的米)-洗米機(去除小顆粒)-包裝
稻穀變身
稻穀糙米胚芽米白米
稻穀就像戴全罩式安全帽一樣,把安全帽(稻殼)脫掉變糙米,把頭罩(糠層)拿掉變胚芽米,再把口罩(胚芽)拿掉變白米。這邊掛著一袋袋都是農夫們送進來碾製的稻穀們,進行留樣檢驗,確保都是符合安全規定的健康白米喔!檢驗合格才能將白米進行包裝,送到消費者的手中,食品安全把關也是非常重要的!!!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來了一趟精米工場之旅,有沒有對於白米碾製的過程有更多的認識了呢?!是不是發現要產出一粒粒晶瑩剔透的白米,除了農夫的辛苦耕耘之外,後續還要進到碾米工廠,經過許多的流程,才能成為大家平常吃到的白米,小朋友們記得要把碗裡的每一粒米都吃乾淨喔!

豐泰幼兒園-豆豆世界|上課囉!

食農教育在現今社會已然成為一重要課題,而這次我們進到了豐泰幼兒園,要來跟這些小小幼苗們,一起探索豆豆世界,快跟著穿山甲老師一同來了解種子的奧秘吧!
小朋友們平常在家裡有吃過或是看過哪些豆子們呢?!
 
       我喜歡喝豆漿;我吃過紅豆湯圓;我喜歡喝綠豆湯.........
 
穿山甲老師從小朋友們愛吃的食物中,來找出我們生活中有好多好多不一樣的豆子,透過介紹不同種類的豆子,開始認識豆子的顏色、造型,那豆子又是怎麼跑出來的呢?!  ! 原來我們平常吃的豆子是從豆筴裡面跑出來的!!!
 小時候老師都教我們鋪張衛生紙,丟顆綠豆,長根發芽,這次每位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成為了一顆小豆子,從蹲在地上的小種子,到長大發芽直挺挺的小苗們,有了植物成長的三要素:「陽光、空氣、水」,還有我們居住的這片土地,
孩子們也會像小豆子一樣,努力的成長茁壯!帶著孩子們從互動學習的過程中,去記憶豆子的成長過程。
 
接下來,大家要來認識一下我們平常吃的蔬果們,到底是根、莖、葉,還是果實呢?!像是從泥土裡挖出來的馬鈴薯的薯塊是地下的莖形成的,而番薯的薯塊是由根形成的。藉由圖卡的遊戲設計,小朋友們都能很快的找到不同種類的蔬果們喔! 孩子們開心的在小小蛋殼上進行彩繪創作,板葉根的種子們在孩子的手中,也化身為一隻隻可愛的小瓢蟲喔!

在豆豆世界的課程中,讓孩子從認識生活中的豆子開始,透過遊戲互動,搭配美學創作,從種植小幼苗開始,學習照顧與了解生命成長的過程,也能從中啟發孩童對於植物有更深刻的體驗與學習經驗!希望每位孩子們未來都有一雙綠手指,一起愛護我們的自然環境喔!

【小小知識家】
我們來看看蔬菜們依主要食用部位來分類到底誰是誰呢?
根莖類:馬鈴薯(莖)、蘆筍(莖)、洋蔥(莖)、芋頭(莖)、 蓮藕(莖)、竹筍(莖)、百合(莖)、薑(莖)、胡蘿蔔(根)、 白蘿蔔(根)、甘藷(根)、牛蒡(根)等。
葉菜類:高麗菜、菠菜、空心菜、小白菜、青江菜、油菜、紅鳳菜、 韮菜、芹菜等。
果實類:茄子、冬瓜、秋葵、甜椒、小黃瓜、番茄、辣椒、玉米、 四季豆、苦瓜、絲瓜、毛豆、豌豆、南瓜、菱角等。
花菜類:金針花、花椰菜、韮菜花、青花菜等。